5月5日(下周一)上午7时起,杭州将调整实施机动车法定工作日“错峰限行”交通管理措施。新的限行政策会带来哪些新变化?杭州市交警支队负责人今天(5月3日)就市民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。
留祥路—石祥路—石桥路—秋涛路—复兴路—老复兴路—虎跑路—满觉陇路—五老峰隧道—吉庆山隧道—梅灵北路—九里松隧道—灵溪南路—灵溪隧道—西溪路—紫金港路—文一西路—古墩路构成的围合区域内所有道路以及高架桥和隧道。
对于杭州来说,环保部门认为,首要污染来源就是机动车。正在市政府门户网站“网上听政”栏目征求市民意见的《杭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》(下简称《计划》),4月25日前,欢迎大家去发表意见。在该征求意见稿中,有一条抢眼的信息就是:开展非浙A车辆限行的可行性研究评估,适时出台对非浙A车辆绕城以内限、禁行措施。
杭州外地车限行违法处罚
答:地面道路在错峰限行时段投入许多警力现场查处,而高架道路快速路因其特殊性,有的司机觉得只要开上去就不会被查,最多就是罚100元,在限行时段内仍把车开上高架快速路,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。
温馨提示:2017限行基本延续的规定,如有变更,小编将第一时间更新。。
对外地车的再次管控如何升级?
(一)杭州浙A号牌机动车
如果这回再出台对非浙A车辆绕城以内限、禁行措施,那么到底是时间上的禁限行延长、或是禁限行区域的进一步扩大,《计划》里并没有明确表达,但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意思看,杭州有意对非浙A车辆限行进一步升级管控,怕是肯定的了。
我们简单分析三种可能
“错峰限行”时段是工作日上午7:00-9:00,下午16:30-18:30。
对于非浙A号牌的车辆来说,限行的时间和范围就大了——不论车牌尾号,但凡非浙A号牌的小型客车,在每天的早晚高峰,都要受限。而除了上述限行区域外,绕城以内的高架道路,也是不允许非浙A号牌通行的。
“错峰限行”区域为建设四路、通惠路、南秀路、蜀山路、晨晖路、风情大道构成的围合区域内所有道路、高架、隧道,除晨晖路外其他围合道路均限行。
机动车排放的尾气,是大气污染的一大“元凶”。在今年1月6日环保部举行的大气污染防治媒体见面会上,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提供了一组数据:2016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亿辆,其中汽车有1.9亿辆。北京31.3%、上海29.2%、杭州28%的细颗粒物均来自机动车。
目前,新能源车在杭州非但不受限牌政策影响,交通部门还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车。除了不限牌,新能源车还能享受免除车辆购置税、购车享受一定量的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。
杭州的机动车“错峰限行”措施是从2011年10月8日实施的,2014年5月5日升级,除了限行时间在早晚高峰各延长和提前半小时外,最为人关注的就是增加了对外地车辆的限制——在限行时间内,禁止非浙A号牌的小型客车在错峰限行区域,和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其他高架道路(含匝道,以及附属桥梁、隧道)通行。
杭州市目前的机动车“错峰限行”措施,对非浙A号牌小客车的规定是这样的——在限行时间内,禁止非浙A号牌的小型客车在错峰限行区域,和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的其他高架道路(含匝道,以及附属桥梁、隧道)通行。
为保障G20杭州峰会顺利举行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《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大活动临时性管理措施的决定》,日前浙江省公安厅发布《关于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》。